一、搜索世界正在换赛道
这几年,大家上网找信息的习惯已经在悄悄改变。以前我们都用百度、Google输入关键词,再点开一堆链接慢慢筛。但现在,越来越多人直接去问AI:比如“哪款新能源车性价比高?”“去日本旅游要准备什么?”——AI会直接给出答案,甚至把不同信息整理成一份清单。
9月初,美国一项法院裁决要求Google必须把搜索数据分享给AI竞争对手,这等于给了ChatGPT等AI平台一张“通行证”,让它们能更公平地和Google竞争。与此同时,微软也在搞新技术,让网站能更好地被AI读取。搜索格局的变化,可以说已经正式进入快车道。
这就是为什么“AI搜索优化(GEO)”突然变得火热:它决定了未来五年,用户在AI的回答里能不能看到你。
二、从“点链接”到“直接答案”
传统SEO的逻辑很简单:抢关键词排名,获取点击流量。
但在AI搜索里,逻辑完全不同。用户问了问题,AI会直接给答案。很多人看完就结束了,不会再去点网站。最新研究显示,只有大约8%的用户会继续点击原始网页。
这意味着,光靠SEO已经不够了。未来真正关键的,是你的品牌能不能被AI抽取、引用,放进它的回答里。被AI“点名”的企业,才有机会被用户注意到。
三、AI搜索不是未来,是正在发生的现在
别以为这只是国外的趋势。国内也在加速。比如去年上线的“纳米AI搜索”,就已经能支持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多模态查询。再加上电商行业,AI购物代理人已经出现了:消费者直接让AI去比价、挑选、下单。未来用户很可能根本不上电商App,直接让AI完成购买。
对企业来说,这代表了一个残酷现实:如果你的网站和内容不够“AI友好”,那就不会被推荐。换句话说,不是你不想营销,而是AI根本不带你玩。
四、企业该怎么做?从SEO升级到GEO
让内容更“好读”
AI喜欢逻辑清楚、结构清晰的内容。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多写FAQ问答,把复杂问题讲明白,让AI能快速抽取。
提升可信度
Google和很多AI平台越来越强调“E-E-A-T”——经验(Experience)、专业(Expertise)、权威(Authoritativeness)、可信度(Trustworthiness)。简单说,就是:你是不是专业的?说的话靠谱不?如果你的内容权威感不足,很难被AI引用。
跟上新技术
像微软在推的“对话式网站”接口,就是未来趋势。网站不只是展示信息,还要能直接跟AI交互,这样AI才更容易抓取你的数据。
五、为什么GEO是必修课?三大趋势摆在眼前
大公司都在押注
Google、微软都在调整玩法,创业公司也在融资做GEO工具。生态已经成型,说明这不是噱头,而是大势所趋。
用户习惯在变
年轻人越来越习惯直接“问AI”,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一页页去点搜索结果。
行业认知在加速
全球媒体已经在讨论GEO的战略价值。印度《经济时报》直言:出现在AI回答里,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高地。
六、企业落地GEO的实用路径
第一步:检查内容
看看自己的网站,内容结构清不清晰,有没有常见问题解答,专业资质写得明不明确。
第二步:数据结构化
给网站加标签、知识图谱、对话模版,让AI更容易抓取。
第三步:换指标
不再只看点击量,而要看“AI回答里出现了几次品牌”“AI推荐率”。
第四步:用工具
借助一些GEO工具或AI标王第三方服务,实时监测自己在AI回答里的表现。
第五步:持续优化
根据AI给出的回答,不断调整和补充内容,保持更新。
七、不做GEO,就等于缺席
未来五年,搜索的入口会从“搜关键词+点链接”变成“问一句+得答案”。
到那时,如果你的内容没进入AI的知识库,你的品牌就很可能被遗忘。
所以,GEO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企业的必修课。说得直白点:不做GEO,可能就只能当“背景板”;做了GEO,才有机会成为“主角”。
分享到:
全国服务热线
020-37738613